Letter To...
致他/她/牠的一封信
合作藝術家:程翱朗
This project has been launched in Tai Kok Tsui with the aim of reducing waste and repurposing floral materials used in Funeral Flower Wreaths and the recycled paper will then be cremated and delivered to the intended recipient, allowing the participants to convey their exact message to the departed. Write a letter to the deceased based on a series of reference questions. Encourage everyone to express in the letter what you never been able to say out loud. Finally, burn the letter. In Chinese culture, we will burn the papercraft for the ancestors so that they can receive it in their afterlife. _ 作品的主要材料來自大角嘴殯儀館丟棄的花牌花朵,再混以回收紙張來做成再造紙。再造紙現作爲載體承載了人們對逝者的感受和思念,而花牌的意義亦與這書寫書信的過程相互呼應。在收集一定數量的信件後,我們會將信件燒掉,將信件傳遞到逝者的手上。
【關於閣樓研習室】
由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主辦的「閣樓研習室」,是一個由本科學生主導的當代藝術課程的延伸項目。位於俊薈旺角14樓,這公共藝術項目匯聚了藝術創作、工作坊與作品展示。其目的在於建立一個啟發自社區觀察,並以學習回饋社區的平台。藝術系的本科生們將通過田野調研、訪問、媒介實驗、設計及帶領工作坊、發佈作品及策劃展覽等多種形式,分享他們結合理論與藝術實踐的嘗試與成果。
在公共空間中,我們能否充分發揮我們的想像力? 社區是否真的需要藝術家的介入? 沒有真的與當地人接觸便無法更深入了解這個地區嗎?因此我所做的行動都只停留在表面嗎?如何界定「走出舒適區」對於藝術創作的影響?在藝術協作中,哪些因素使合作變得困難?在社區藝術中,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發展如何影響創作過程?如何定義社區藝術的成功?
透過是次項目,我們希望回應以上學生提出的問題,並研習社區參與式藝術創作的不同面向和方式。